搜索
定边县冯团庄村玉米毛豆复合种“一地双收”产量高
来源:榆林日报 叶子
  
时间:2023-06-16 08:57
分享:

       

       冯团庄村田地里地膜覆盖种植玉米套毛豆


6月2日一大早,定边县姬塬镇冯团庄村村民王明显就在地里忙活起来,四行玉米、六行毛豆,王明显均匀地将种子播撒在地里。今年,王明显赶着村里的套种“潮流”,打算种植10亩玉米套毛豆。“去年我们村有部分村民都套种了玉米毛豆,今年,我也想尝试一下看看效益如何。”王明显说。

近年来,充分发挥土地潜力的农作物套种模式已成农户增产增收的“新引擎”。今年,在冯团庄村掀起了套种的热潮,2000亩玉米套毛豆正轮番播种,为该县山区旱作农业“套”出了新路径,也为白于山深处的农民播下了一地“钱景”。

去年还在“观望”,今年决定试种,王明显的改变源于村里去年玉米套毛豆实现大丰收。2022年,定边县发改科技局与农业农村局在冯团庄村示范种植了1000亩玉米套毛豆,冯团庄村6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冯世生就是其中的种植大户。“我去年套种了140亩,种下来玉米也不减产,每亩地还多收了1000多斤毛豆,双份收入算下来,每亩地收入平均在1800元左右。”冯世生说。

“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收益,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参与其中,这得益于独特的“玉豆”套种模式。该模式采取每亩地种植四行玉米、六行毛豆的方式,增加了作物的光照和通风,实现了作物的优势互补。与此同时,在海拔高且属于旱地的冯团庄村,该模式还采用了早春渗水地膜覆盖方式,在保证土壤水分的同时,延长了作物的播种时间。

“这样的种植模式,不仅保证了产量和品质,也拉长了农民的生产季节,还能延长企业的加工时间,保证每个时期产出的玉米和毛豆都是新鲜正当季。”定边县高级农艺师王世东介绍。

因地制宜的“玉豆”套种模式给足了农户增产增收的底气,而与定边县沃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收购协议,则让农户对玉米与毛豆的销路再无后顾之忧。“今年,我们与沃野公司签订了2000亩的玉米、毛豆收购协议,玉米套毛豆正在我村轮番播种,目前长势喜人。”冯团庄村党支部书记冯世成说。

眼下,一排排破土而出的幼苗、一条条整齐的白色地膜,犹如为这片土地“写”下了致富的诗行,也为山区旱作农业“画”出了产业发展的新轮廓。“冯团庄村还将在今年打造一处储藏库,进一步延长‘玉豆’套种产业链,为产业增收赋能加码。”冯世成说,下一步,冯团庄村将把玉豆套种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电脑端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技术支持:0912-3893665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榆政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