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正在查看稻田蟹生长情况。
作为榆林的最大河流,无定河流经的横山和榆阳两区沿岸,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成为陕北地区最主要的水稻种植区。眼下,这里的五万亩水稻迎来了关键的灌浆期。
8月19日,记者来到横山区响水镇的无定河畔,只见相连成片的稻田里,一株株水稻根茎壮实、结实丰满,微风拂过,稻香扑鼻。据现场正在查看水稻长势的农技人员介绍,榆林今年春季雨水偏多,较低的气温和地温,不利于水稻的返青,农业部门及时采取开挖疏通排水渠、追施拔节肥等措施,做好全面应对工作,将对水稻前期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全部克服,目前水稻顺利进入了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灌浆期。
“在灌浆期,我们要通过喷施叶面肥,使用绿色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控,确保水稻灌浆充分。根据目前的长势来看,今年的稻谷产量要好于去年。特别是近期的晴好天气,有利于水稻的中后期生长。”横山区农技中心主任王久国指着稻田里饱满的稻穗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当地引进了水稻新品种19个,开展品种试验,同时,大面积推广稻田养蟹技术,并与高校合作引进了海水蟹种——青蟹,尝试对无定河沿岸的盐碱地进行科学利用。王久国表示,从目前青蟹的生长情况来看,试验效果不错,如果试验成功,对于盐碱地综合利用、丰富水产品种类和增加养殖户的收入都有很大意义。
近年来,榆林充分利用无定河流域的生态优势,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不断丰富养殖品种,相较单纯种植水稻,综合种养亩均可增收800元左右,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党群机构网站
政府机构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中省驻榆单位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