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级部门预算公开内容包括部门预算说明和部门收支预算表两部分。
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中、省旅游、外事、侨务和侨联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起草全市旅游、外事、侨务和侨联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实施意见;指导县区旅游发展工作。
2、组织全市旅游资源的普查、开发和整合利用;编制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制订全市旅游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多规合一要求,推进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负责申报管理全市重大旅游投资项目,协调市级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指导全市旅游景区(点)的规划和建设;参与涉旅项目建设的论证、立项和推进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市级旅游专项资金,引导金融资本投资旅游业;开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指导全市旅游创意文化与旅游商品业的发展,负责全市假日旅游工作。
3、制定全市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参与中、省组织的重大旅游活动,加强旅游国际交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机构参与全市旅游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指导品牌推广和精准营销;协调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和会展活动。
4、统筹协调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制订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和领域的融合发展;指导培育旅游新业态;统筹跨区域旅游产品与精品线路开发,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5、负责全市3A级及以下等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审批、复核工作,4A级及以上等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和申报。组织实施全市旅行社审核审批工作;负责全市旅游企业信誉等级评定。
6、监督管理全市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规范全市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业务;规范管理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经营和服务行为,健全全市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建立旅游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共享、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旅游案件联合督办机制;负责全市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承办行政复议和应诉事项;指导全市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全社会文明旅游;指导旅游行业组织的工作。
7、牵头协调全市旅游安全工作;编制旅游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旅游应急救援体系。
8、协调推进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智慧旅游、旅游集散、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设;负责监测全市旅游产业运行数据指标及信息发布工作。
9、制定全市旅游人才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旅游人才开发和旅游岗位培训工作;认定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和等级标准,提升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
10、协调推进全市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工作;负责全市外事侨务归口管理工作,负责外事接待和外籍人员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核、报批及管理工作;负责为侨服务和侨界联络工作;负责对外友好往来和民间友协工作;依照国家外交政策妥善处理涉外渉侨事件。
11、开展侨联工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12、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8年度部门工作任务
2018年,全市旅游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站在国际国内前沿研究战略问题,跳出榆林看榆林,全面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以全域的理念、全域的视野,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旅游新高地”,为榆林实现“三大目标”发挥旅游、外侨更大的贡献。2018年计划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860万人次,同比增长 20.6 %,实现旅游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25.8 %。具体举措:
1、推进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一是高质量完成《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壮大现代化服务业战略研究》,及时将研究成果物化为具体文件,转化成具体政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二是根据战略研究成果,编制完成《榆林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三是启动编制长城国家公园、黄河黄土国家公园、毛乌素国家沙地公园、榆林古城旅游区规划。四是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县域旅游发展规划、重要景区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
2、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坚持系统化思维,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出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形成举全市发展旅游的强大合力。坚持部门联运、项目带动,整合全市旅游要素资源,积极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催生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面,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策划“旅游+民俗”项目,利用我市历史上多民族融合,草原游牧文化与黄土农耕文化交融的特点,围绕匈奴、党项等少数民族及黄土文化打造特色民俗风情。策划“旅游+非遗”项目,加强对腰鼓、剪纸、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大力发展旅游纪念品等文创产品。策划“旅游+文学”项目,加快张季孪纪念馆、柳青故居、路遥书苑和高家堡、郭家沟影视拍摄基地建设。策划“旅游+名人”项目,立足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挖掘李自成、扶苏、蒙恬、杨家将、韩世忠等历史人物故事,打造榆林名人堂。构建“旅游+演艺”运行模式,依托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榆林剧院、佳县东方红大剧院等演出场所,打造陕北民歌大舞台、大漠红柳、米脂婆姨绥德汉等地方特色文艺演出,举办“陕北民歌艺术节”,开展“余子俊”、“歌从陕北来”、“蒙汉歌会”等品牌文艺演出活动,丰富旅游体验。开发沙地越野、黄河漂流等运动旅游项目,打造多种类型的研学旅游产品。依托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神木陕北民俗大观园、米脂杨家沟等,打造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基地。设依托中医药、温泉和林业资源,打造一批中医药康体类旅游产品。支持医疗、养老行业进入景区、酒店。做好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指导佳县、榆阳等县区市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3、推进旅游项目进入开发建设高峰期。2018年将是全市旅游项目启动建设的高峰期,充分发挥旅发委统筹协调职能,通过龙头引领、引擎带动、全域布局,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是完善充实全市旅游重大项目库。二是做好千亿元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前期策划和建设。以市上为重点启动建设榆林城市提升工程,主要建设榆林古城5A景区、城市游客综合服务中心等。以全市统筹,相关县区配合,启动建设黄河黄土国家公园和长城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线上重大项目有:府谷黄河入陕第一湾景区、神木天台山景区、佳县大白云山旅游区、荷叶坪陕北民俗文化集中体验地旅游区、吴堡石城温泉旅游区、清涧大北国风光景区。长城线上的重大项目有:神木石峁-高家堡华夏文明旅游区,榆阳毛乌素国家沙地公园、麻黄梁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横山无定河国家湿地公园、定边草原盐湖旅游度假区、“田园花海”旅游区、靖边统万城遗址文化风情游乐区、佳县建设“黄河院子”乡村旅游部落。以市上为指导,县区开展的“两景”重大项目有:神木红碱淖湿地旅游区,靖边波浪谷旅游区,绥德三十里铺黄土文化风情旅游区、绥德红色革命旧址景区、米脂窑洞庄园文化体验旅游区、吴堡张家山·舌尖特色小镇、子洲子推文化小镇等项目。三是加快榆林旅游投资公司组建运营,用好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推进“1+18”旅游重点工程和引擎项目。
4、推进旅游品牌建设。一是积极筹划办好2018“陕北榆林过大年”、“清爽榆林”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深化“两大”旅游品牌。二是积极策划统万城匈奴文化国际论坛、石峁华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三是赴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扬州等地开展榆林旅游推介会活动,积极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旅游节会,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四是积极与榆林机场、航空公司、旅行社沟通,制定出台《榆林航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榆林地接奖励办法》等政策,认真落实航空补贴和地接奖励政策,加快实现“快旅慢游”,促进榆林旅游全域发展。五是大力开展旅游商品创新研发工作,打造一批有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旅游商品,组织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参加培训和比赛。六是办好西部帝王陵区域旅游联盟年会。加强与“九盟市"、扬州等城市的合作与交流。七是继续与中省市传统媒体加强合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强大宣传阵地作用;切实加强网络营销工作,发挥好榆林旅游公众号作用,排名进入全国旅游行业前列。八是全力打造并推广黄河风光、长城风景、黄土风情、沙地风貌和红色教育等特色旅游线路。九是完成《榆林旅游宣传片》录制拍摄制作。
5、推进旅游服务环境建设。以全域旅游视野来推进和优化旅游服务环境:一是加强对行业的常态化管理与服务。积极引导、培育和发展星级饭店,提升形象与档次,新增5-10家星级饭店。鼓励更多的饭店积极参与绿色旅游饭店创建。加快旅行社标准化建设步伐,开展旅行社“A”级评定。做好旅行社责任险续保工作,力争统保率达到100% 。二是推进景区升级进档。指导白云山景区、红碱淖、靖边丹霞5A级景区创建。做好旅游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评定一批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市级旅游特色名镇。三是抓好“厕所革命”工作,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认真开展好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四是强化旅游安全工作,坚持“预防第一,责任第一”原则,全面落实旅游安全责任,修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检查,杜绝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五是认真做好全年旅游行业统计,增强统计指标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六是构建诚信守法的旅游市场环境。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认真开展法治宣传。广泛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户外广告等多种媒介和方式定期地发布“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推动旅游诚信体系建设。七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不断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筹建旅游应急指挥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建立旅游联合执法机制,及时协调和联动处置旅游突发事件。八是继续实施好旅游人才“百千万”工程,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各类主题提升培训,解决行业行政和业务人员业务“不精不专”,整体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与管理服务意识。
6、推进外侨服务外向型经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外事侨务精神。一是精心策划组织榆林市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因公出国团组,扩大组团领域,提升出访实效。二是做好榆林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外事服务与管理工作。三是发挥好柬埔寨(西安)商务中心榆林联络办公室积极作用,推进榆林国际化进程。四是加强与匈牙利莫劳豪洛姆市友好往来,深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友城建设取得新进展。继续积极推动榆林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多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五是积极与中省侨联对接,加强海外联络服务,广泛开展引侨借智、“侨爱工程”等系列工程。
7、推进班子队伍和党的建设
深入开展“一抓二促三必须”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加强旅游人才建设,组织干部职工外出考察学习,学习先进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和创新旅游工作。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理顺3个下属单位职能,指导开展好各项工作,发挥新机构积极作用,用足用好“三项机制”,激发干部工作能力和活力,打造一支胜任新时代要求的委机关队伍。积极开展创文等市上各项创建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健全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落实廉政主体责任,提升监督执纪问责能力。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从预算单位构成看,本部门的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本级(机关)预算和所属事业单位预算。
纳入本部门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共有3个,包括: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榆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
2 |
榆林市旅游执法监察支队 |
3 |
榆林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
4 |
榆林市人民政府对外友好协会办公室 |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7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68人,其中行政编制20人、事业编制48人;实有人员43人,其中行政20人、事业17人、工勤6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8人。
五、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及资产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本部门所属预算单位共有车辆1辆,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1台。2018年部门预算无购置车辆及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安排。
六、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说明
2018年本部门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1066.45万元。
七、2018年部门预算收支说明
(一)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8年本部门总体收入预算1066.45万元,支出预算1066.45万元,比上年增长139.94万元,增加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
(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2018年本部门总体收入预算1066.45万元,财政拨款支出预算1066.4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含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816.45万元,比上年增长295.94万元,增加主要原因是人员支出增加;项目支出250万元,比上年缩减156万元,缩减主要原因是缩减经费开支。
(三)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明细情况
1、2018年本部门总体收入预算1066.45万元,支出预算1066.45万元,比上年增长139.94万元,增加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
2、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2018年部门综合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明细表(按功能科目分) | ||||||
|
|
|
|
|
|
单位:万元 |
功能科目编码 |
功能科目名称 |
合计 |
人员 经费支出 |
公用 经费支出 |
专项业务 经费支出 |
备注 |
** |
** |
1 |
2 |
3 |
4 |
** |
201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1066.45 |
738.25 |
78.2 |
250 |
|
20129 |
群众团体事务 |
1066.45 |
738.25 |
78.2 |
250 |
|
20160501 |
行政运行 |
1066.45 |
738.25 |
78.2 |
250 |
|
与2017年度相比,预算有所增加,增加原因为人员增加。
3、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2018年部门综合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明细表
(按经济分类科目分)
单位:万元
经济科目编码 |
经济科目名称 |
合计 |
人员 经费支出 |
公用 经费支出 |
专项业务 经费支出 |
备注 |
** |
** |
1 |
2 |
3 |
4 |
** |
301 |
工资福利支出 |
716.73 |
716.73 |
|
|
|
30101 |
基本工资 |
285.09 |
285.09 |
|
|
|
30102 |
津贴补贴 |
195.53 |
195.53 |
|
|
|
30105 |
绩效工资 |
108.78 |
108.78 |
|
|
|
30110 |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 |
51.01 |
51.01 |
|
|
|
30112 |
其他社会保险缴费 |
2.7 |
2.7 |
|
|
|
30113 |
住房公积金 |
64.66 |
64.66 |
|
|
|
30103 |
奖金 |
8.96 |
8.96 |
|
|
|
303 |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
21.52 |
|
|
|
|
30302 |
退休费 |
19.98 |
19.98 |
|
|
|
30304 |
抚恤金 |
0.42 |
0.42 |
|
|
|
30305 |
生活补助 |
0.48 |
0.48 |
|
|
|
30309 |
奖励金 |
0.64 |
0.64 |
|
|
|
302 |
商品和服务类支出 |
317.2 |
|
78.2 |
239 |
|
30201 |
办公费 |
29.4 |
|
6.7 |
22.7 |
|
30202 |
印刷费 |
14.5 |
|
|
14.5 |
|
30207 |
邮电费 |
5 |
|
1 |
4 |
|
30211 |
差旅费 |
117 |
|
15 |
102 |
|
30215 |
会议费 |
3 |
|
0.2 |
2.8 |
|
30216 |
培训费 |
13.9 |
|
|
13.9 |
|
30217 |
公务接待费 |
3.2 |
|
1 |
2.2 |
|
30213 |
维修费 |
10.5 |
|
0.2 |
10.3 |
|
30227 |
委托业务费 |
20.7 |
|
4.7 |
16 |
|
30228 |
工会经费 |
10.78 |
|
10.78 |
|
|
30238 |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
4 |
|
4 |
|
|
30239 |
其他交通费用 |
30.12 |
|
25.62 |
4.5 |
|
30299 |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
52.6 |
|
9 |
43.6 |
|
30204 |
手续费 |
0.5 |
|
|
0.5 |
|
30226 |
劳务费 |
2 |
|
|
2 |
|
309 |
基本建设支出 |
11 |
|
|
|
|
30902 |
办公设备购置 |
11 |
|
|
11 |
|
与2017年度相比,预算有所增加,增加原因为人员增加。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
(六)“三公”经费等预算情况
2018年市旅游外事系统“三公”经费预算为7.2万元,比上年缩减17.7万元,较上年减少70.5%。其中:公务接待费3.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万元,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
(1)因公出国(境)团组情况:预计2018年度组织出国(境)团组0个,全年因公出国(境)累计0人次,因公出国(境)费用支出0万元。
(2)公务接待有关情况:预计2018年度公务接待共40批次,累计接待45人次。公务接待费3.2万元,比上年增加2.1万元,增长190%,主要是今年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业务需要公务接待费有所上涨。
(3)公务用车购置及保有情况:2018年度公务用车保有量1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万元,和上年一样,主要是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使用规定,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从总量上和单台消耗上进行压减,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主要用于公务车的燃料费、维护费、保险费、审验费及通行费等日常支出。
“三公”经费较上年总体缩减,主要原因是今年无公务用车购置计划,此外公务接待费也因为下属事业单位工作的需要有所增长。
2018年市旅游外事侨务系统会议费部门预算0.2万元,比上年减少29万元,较上年缩减99%,原因是精简会议,节约支出。
2018年市旅游外事侨务系统培训费部门预算0万元,比上年减少43.3万元,较上年缩减100%,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精简平培训,节约支出。
(七)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18年“机关运行经费”即专项业务经费财政预算100万元,与上一年一样,无增减变化。
(八)政府采购情况
本部门2018年无政府采购预算,并已公开空表。
八、专业名词解释
1.“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是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榆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8年5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党群机构网站
政府机构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中省驻榆单位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