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610800MB29219970/2023-00782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市政府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 | [ 发文日期 ] | 2023-09-12 |
[ 效力状态 ]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2号建议的答复函 |
类 别:A
签发人:许君
李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促进米脂小米产业提档升级的建议》(第3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米脂县有得天独厚的种植谷子优势,在种植、加工、销售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发展现状
谷子是我市传统的栽培作物,其适应性广,是耐旱、耐瘠、粮草兼用作物,在干旱及丘陵山区有较强的生产优势,2022年我市谷子种植面积81万亩,总产12.6万吨。近年来经济效益逐年稳定,种植面积有呈大幅增加的趋势。榆林除定边县外,其余各县(区)均有种植,面积较大的有米脂、佳县、子洲、绥德等。主栽品种有晋谷21号、晋谷29号、长生07、汾选3号等。近年来,全市谷子高产典型层出不穷,2009年米脂千亩谷子平均单产252.6公斤创造了全国记录,2012年米脂县千亩谷子和百亩谷子平均单产372公斤和483公斤又刷新了全国纪录,2014年米脂县10800亩谷子平均亩产318.5公斤和1020亩平均亩产410公斤再次刷新了全国纪录。榆林谷子以自食为主,只有少量外销,其中部分以饲料出口。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又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新宠,我市把谷子生产作为农业重之重来抓,通过上下多方努力,使谷子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还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种植规模化偏低。谷子种子多以散户种植为主,且多种植在丘陵沟壑地区山峁缓坡地带,难以形成适度规模,加之种植户思路不统一,影响了规模化程度。二是生产水平落后。由于谷子生产的地形地貌影响,市场上专门针对谷子耕种收的小型实用机械偏少,谷子生产多处于传统生产方式,加之种植品种老化,栽培管理落后,导致生产水平偏低。三是产业化水平不高。专门针对小米产业的精深加工研发不够、销售滞后,“坐门等客”的原粮外销仍是主要的经营方式,严重与市场脱轨。四是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小生产不能匹配产业化大生产。全市范围内小米品牌众多,不能形成合力,导致“米脂小米”叫好不叫座,捧着“金钵钵”啃着“窝窝头”。
三、工作打算
我局将立足榆林资源区位优势,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培育新业态,建立以企业为核心、基地为纽带、小型经营主体为支撑的谷子全产业链体系,努力把“米脂小米”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杂粮品牌。
(一)加强科技攻关,建设标准化基地,打造谷子优势生产区。根据我市区域特点和谷子优生区分布特点,在米脂、府谷、佳县、绥德等县区重点打造绿色、优质谷子生产基地;在神木、榆阳、靖边等长城沿线重点打造中早熟优质谷子生产基地。一是加强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继续实施谷子统繁统供工程,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加强与山西等谷子先进生产区的科研院所的协作,组建谷子产业科研技术体系,加快晋谷21等优质新品种的推广和落地生根。二是加快小型机械化集成技术推广,积极推广地膜覆盖、精量播种等谷子生产集成技术,重点围绕省力型、适合山地播种的小型精量播种机械引进改良,确保我市谷子产业机械化生产需要。
(二)加强谷子企业加工能力建设、加快开发小米功能产品。建立以企业为核心、基地为纽带、小型经营主体为支撑的谷子加工联合体,开展小米产品研发攻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谷子商品化进程。一是培育壮大谷子企业。选择一批市场拓展好、产品特色鲜明、带动农民增收显著的谷子加工企业,从贷款贴息、项目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鼓励中小型谷子加工企业进行横向联合或兼并重组,促进谷子开发水平。二是推进谷子产业园区建设。科学布局谷子产业园区,依托谷子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建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便利化服务网络与一体的产业集群,带动榆林谷子产业不断壮大。三是开发谷子多元化功能产品。围绕小米产品方便化、熟食化、菜单化为目标,以加工企业为主体,以婴幼儿、孕产妇、三高人群等为目标人群,研发以小米为主要原料的米粉、米糊、米粥、谷糠油等药食同源产品和功能产品。
(三)加强谷子产业市场流通,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在推进谷子生产、加工发展的同时,积极开拓谷子市场,构建覆盖全国、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沟通城乡的现代流通体系。一是加强市场建设。在谷子集中产区,积极建设标准化谷子仓储物流中心,支持谷子龙头和经营主体在北、上、广等东南沿海城市设立总代理、直销店。建立以优质小米为主的杂粮商品交易市场,积极举办谷子产品为主的杂粮展览会、展销会等营销活动。二是创新经营方式。开展谷子生产职业农民培育,引导大学生、农民工等返乡下乡人员创建经营主体,扶持发展谷子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依托谷子经营主体和我市米脂县的淘米易购等新兴电商平台,建立榆林小米产品现代市场营销网络,探索优质小米电商营销渠道,推动小米网上销售,重点建设“互联网+榆林小米”大数据可追溯平台,实现传统交易向现代流通体系的转变。三是培育知名品牌。鼓励县市区积极申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和保护产品,引导谷子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借助农高会、农交会及特色农产品进京展销会等,大力宣传榆林小米,不断提高榆林小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加强扶持指导,保障谷子产业健康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扶持方式,搞好全程服务,推动谷子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研究设立谷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谷子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验和标准化基地建设,同时协调推进谷子优势区贫困县财政资金统筹整合,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集中力量扶持谷子产业发展。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支持贫困县区建立谷子产业发展基金和农业信贷担保公司,进一步完善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合作机制,扩大谷子加工企业产业扶持贷款。推动开展以谷子产业为主的杂粮政策性保险,面向各类谷子生产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量身定制覆盖谷子全产业链的政策性保险。三是加大服务指导力度。市县要组建谷子产业专家指导组,对谷子产业发展开展指导和咨询。围绕谷子优势品种,指导各地指导产业发展规划,落实推进措施,扎实高效推进谷子产业开发。同时强化农业部门在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谷子产业种植管理水平。
(五)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促进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我局将立足自身职能,进一步加大米脂小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度。支持米脂小米申报创建省级农业品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强化政府背书,提高米脂小米品牌的公信力。健全完善米脂小米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质量分级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加快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等产品认证。完善米脂小米LOGO标识、宣传口号,建立品牌体系。建立米脂小米品牌管理和授权使用制度体系,严格对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等进行品牌授权。同时,加大宣传推介、产销衔接工作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把产地优势、产品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发展,共同把米脂小米品牌做大做强。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9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党群机构网站
政府机构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中省驻榆单位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