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索引号] 12610800MB29219970/2024-00096 [ 主题分类 ] 教育
[ 发布机构 ] 榆林市政府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 [ 发文日期 ]
[ 效力状态 ] [ 文 号 ]
[ 名 称 ] 榆林市教育局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6号建议的答复函
榆林市教育局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6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榆林市教育局
  
时间:2024-09-25 15:20
分享:

类别:A类

签发人:尹增岗

张少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学校教室空气质量监测的建议》(第11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时代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人口变化较大,学校建设随之加快,十四五以来,我市新建改扩建学校194所,设备更新和小型维修改建项目基本覆盖全市所有学校,我们要求学校建设改造必须用环保达标材料。由于教育和学生倍受社会关注度,因此,家长、社会对学校各方面都提出极高的要求。

二、应对措施

一是我们要求新建改扩建学校投用前,必须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合格报告方可使用,否则必须整改。二是材料和设备选用上,明确要求环保必须达标。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由于建设和改造更新项目多,使用材料大多为工业产品,化工材料,有害物质在所难免。

机制上,要建立四方联动需我们积极汇报市政府,经市政府充分论证后,牵头召集环保和教育、学校通力配合方可完成。

关于监督举报渠道,四方联动机制建立后即可施行。

由于受财力影响,我市目前学校教室暂时无新风系统。也未达到教室空气质量在线监测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汇报,争取政府支持,争取成立类似的四方联动机制,设置举报渠道,协调资规等部门在审批各环节,关注教育以及学校规划,使学校和其他建设内容同步实施,积极争取市财政、发改和环保等部门支持,为教室设置新风系统和校园、教室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榆林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推动我市教育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我们热忱欢迎您再提宝贵意见。



榆林市教育局

2024年9月18日

(联系人:杨海生,电话:1899222956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电脑端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技术支持:0912-3893665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榆政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