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610800MB29219970/2024-00099 | [ 主题分类 ] | 教育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市政府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榆林市教育局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02号提案的答复函 |
类别:A类
签发人:尹增岗
民革榆林市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案》(第00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榆林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提案中对“加强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建议、办法和要求,让我们很受启发,市教育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省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议的精神,推动全市思政课建设打开新局面,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部署,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市教育局制定了《榆林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榆林市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试行)》,联合市关工委开展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调研工作,召开全市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会议,推动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教育系统落地落实。
二、实施“五大行动”,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
(一)实施课堂教学提质行动。主动适应课堂教学改革新要求,制定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市上每年每学段评选50份左右示范案例,供一线教师借鉴学习。加大课程思政教研引领,设立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市级专项课题,每年市级结题课题不少10个,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全面开展、重点突破、形成亮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全面改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形成“专业引领、鼓励创新、持续改进”的良好态势。
(二)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行动。组织市、县、校三级培训;打造骨干教师梯队结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示范案例评选、课程思政“大练兵”活动及教研活动等,2019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思政课“微课”教学大赛和5届全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市级展示活动,共有479名教师获得等次奖,全面推进思政课创新与品质提升。计划到2025年评选1000名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交流研讨,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
(三)实施优质资源供给行动。遵循思政教育规律,梳理不同学科课程内容,结合学科性质特点,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侧重点,市上每年组织评选50套左右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使课程思政内容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时代发展需求。
(四)实施教学评价优化行动。以课程标准为统领,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选树课程思政优秀典型,到2025年,市上创建1000个优秀学科组、100个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学校和教研中心,遴选一批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和作业设计案例、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五)实施制度机制创新行动。建立健全考核激励制度、协同创新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富有活力、协同联动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
三、落实党政领导和学校领导听思政课制度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陕西省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方案》,县级教育部门负责人每学期通过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方式到辖区学校至少听2次思政课,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3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至少联系1名思政课教师和1个中学思政课教研室。深入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学校党组织抓思政课工作机制,每学期至少专题研究1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市教育局印制《榆林市党政领导听思政课记录簿》、制定《思政课程评价标准》。
再次感谢您对榆林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为榆林教育事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榆林市教育局
2024年9月25日
(联系人:闫皓 电 话:0912-35257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党群机构网站
政府机构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中省驻榆单位网站
其他网站